北京崇文门角膜塑形镜近视防控中心

角膜地形图检查流程全解析

发表时间:2025-06-08 14:17

角膜地形图检查流程全解析

一、角膜地形图检查概述

(一)角膜地形图的定义

角膜地形图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,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,对角膜的曲率和形态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,并以彩色形态图呈现。因其所显示的角膜形态恰似地理学中地表面的高低起伏,故而得名。在角膜地形图上,不同曲率半径采用不同颜色表示,暖色代表屈光力强的部位,冷色代表屈光力弱的部位。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分析整个角膜表面形态和曲率的变化,为角膜整体的形态学分析提供系统、客观、精确的依据。

(二)检查目的及重要性

角膜地形图检查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。它主要用于检查圆锥角膜等所致的不规则散光,在屈光手术前可筛查角膜病变,并记录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角膜图像。此外,该检查还能用于诊断角膜散光,包括明确散光性质、散光量和轴位,对角膜曲率的评价更为充分、准确。同时,它有助于研究某些角膜膨隆性疾患的早期诊断特点,筛查圆锥角膜。在指导手术方面,无论是角膜屈光手术、白内障手术,还是角膜移植术、角膜胶原交联术等,角膜地形图检查都能用于术前检查和术后疗效评价。对于有角膜接触镜和OK镜验配需求的人群,它能指导设计和配戴,并评估配戴效果。另外,还可用于评估干眼症的程度和疗效,以及使用人工泪液后的改善情况,辅助诊断其他眼部疾病,如角膜外伤等。

二、检查前的准备工作

(一)停戴隐形眼镜

如果是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者,应停戴至少2周;角膜塑形镜(OK镜)佩戴者则需停戴至少3个月。这是因为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角膜塑形镜会使角膜的形状发生改变,影响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。眼球是有弹性的球形结构,受到一定压力或长期压迫会导致形状变化,而角膜地形图检查追求的是准确反映角膜的自然状态。

(二)告知医生病史及检查结果

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以往的检查结果告知医生,若有既往的角膜地形图检查报告,也需要交给医生,以便医生进行对照分析,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。

(三)避免使用特定药物

检查当天应避免使用眼部麻醉药或散瞳药,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角膜的正常状态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

(四)保持角膜湿润

多眨眼,保持角膜表面湿润。对于泪膜不稳定者,可先滴入人工泪液再行检查操作,以免因角膜干燥、泪膜破裂影响检测结果。

三、检查过程的具体步骤

(一)检查时间与预约情况

角膜地形图检查通常不需要提前预约,整个检查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,并且无需空腹。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前往医院进行检查。

(二)检查体位与姿势要求

患者取坐位,将下颌放在下颌托上,前额靠在额架上,双眼注视中央的固定灯光。在检查过程中,保持正确的头位、眼位非常重要,不能倾斜。如果面部阴影影响检查,可听从检查员的指导,稍向被检侧倾斜。

(三)配合检查的要点

眨眼数次后睁大双眼,充分暴露角膜,坚持注视靶心。为了更好地暴露角膜,可协助拉开下眼睑或提起上睑,但注意不要压迫眼球。检查时应尽量避免眨眼和转动眼球,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。检查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角膜镜镜头投影,当监视器屏幕上影像最清晰时进行摄影。

四、检查后的注意事项

(一)缓解眼部不适

检查后,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眼部酸涩,这是正常现象。此时,患者可闭眼休息,以缓解眼部的不适感,一般短时间内这种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。

(二)等待报告打印

检查后可以立即出报告,患者只需耐心等待报告打印即可。拿到报告后,应妥善保管,以便后续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。

五、检查结果的解读

(一)正常结果分析

  1. 角膜参数:对于同一个体,其角膜地形图时常相似,但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。角膜地形图中有很多参数,以屈光度为例,它是衡量眼睛折射光线能力的单位,一般用“D”表示。2. 角膜图形:正常角膜Placido盘检查呈规则的同心圆映像,地形图呈比较均匀的颜色改变,中央屈光度大,周边屈光度小。常见的图形分类有圆型,即角膜屈光度分布均匀,从中心到周边呈逐渐递减性的改变,近似球形;椭圆型,角膜屈光度分布较均匀,从中心到周边呈对称性的改变,似椭圆形;对称领结型,角膜屈光度分布呈对称领结形状,提示角膜散光为对称性,领结所在午线上的角膜屈光力最强;不对称领结型,角膜屈光度分布呈非对称领结型,提示角膜散光为非对称性;不规则型,角膜屈光度分布不规则。在PAR和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中,角膜的高度地形图图形可分为对称嵴形、不对称嵴形、不完全嵴形、岛形、未分类。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的全角膜厚度图形,又可分为圆形、椭圆形、偏心圆形及偏心椭圆形。3. 颜色显示:每个角膜以15种色泽区分其屈光程度,将中数屈光度标为深绿色,陡区(屈光力大者)以暖色(如红、黄色)标示,扁平区(屈光力小者)以冷色(如深浅不同的蓝色)标示。正常角膜彩色编码图从中央到角膜缘颜色由暖色逐渐过渡到冷色。绝对等级图跨越范围从9D至100D,标化等级图的跨越范围从28D至65.5D。

(二)异常结果分析

  1. 圆锥角膜:目前早期圆锥角膜的筛查标准尚未统一。Rabinowitz等提出早期圆锥角膜的标准为IS值>1.26D,角膜中央屈光度>46.5D,同一患者双眼角膜屈光度的差>0.92D。国内周跃华等提出的相应标准为:最大一环与最小一环屈光度的差值≥4.5D;角膜中央曲率≥47D;同一患者双眼角膜中央曲率的差值≥2.5D;模拟角膜镜度数差值≥4.5D;IS值≥1.00D。满足其中任意2项或以上考虑早期圆锥角膜。地形图颜色爆红或爆黄,表明角膜形态异常。圆锥角膜地形图特征为角膜中央地形图畸变,颞下象限角膜变陡斜,随着病变进展,角膜陡斜依次扩张到鼻下、颞上、鼻上象限。2. 屈光手术相关:用于术前评估屈光手术情况时,角膜过度陡峭(角膜曲率>48D)或过于平坦(角膜曲率<38D),均不适合角膜屈光手术。3. 验配角膜塑形镜相关:具有以下情况者,不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:角膜曲率过于平坦<40.00或过于陡峭>46.0D者;角膜散光顺规>1.50D或逆规>0.75D者;e值>0.8或<0.2者。

六、角膜地形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局限性

(一)临床应用范围

角膜地形图检查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。在屈光手术方面,它可以帮助医生筛选适合手术的患者,评估手术效果,预测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。在白内障手术中,能判断角膜散光最明显的位置,正确定位手术切口部位,辅助人工晶体的选择。对于角膜接触镜和OK镜的验配,它能为镜片的设计和选择提供重要依据,提高配戴的舒适度和视觉效果。此外,在诊断圆锥角膜、角膜外伤等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(二)检查的局限性

虽然角膜地形图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,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它对眼部疾病的诊断不能孤立进行,还应结合裂隙灯检查、验光等其他检查综合评估。角膜地形图结果会受到年龄、隐形眼镜停戴时间、是否干眼、眼部手术史等因素的影响,需要眼科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。例如,即使角膜地形图结果显示正常,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存在,必须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相互印证,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。

咨询热线
18911676805 (全天24小时服务}
北京东城区崇文门新世界写字楼A座
首页     ·     产品中心    ·    品牌故事    ·    服务定制    ·    时尚资讯    ·    合作加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