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如何做好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发表时间:2025-05-18 12:49 小孩做好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在当今社会,小孩近视问题愈发严峻。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,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.7%,其中小学生为35.6%,初中生为71.1%,高中生为80.5%,且近视高发年龄段已从8 - 12岁提前至6 - 10岁。因此,做好小孩的近视防控工作刻不容缓。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小孩做好近视防控的方法。 一、关注远视储备量新生儿出生时,眼球较小,眼轴较短,双眼处于生理性远视状态,这部分生理性远视就是“远视储备量”。随着孩子生长发育,眼球逐渐长大,生理性远视会逐渐耗竭,趋向正视。正视后,若眼球继续长大,眼轴发育过长就会发展为近视。 一般来说,3岁时孩子有175度到200度的远视属于正常。如果6岁还有125到150度的远视,8岁有75度到100度的远视,就可以延缓孩子出现近视甚至不出现近视,明显降低近视发生率,同时也能使高度近视的发生概率大大下降。我们可以利用医学设备,精确检测儿童远视储备量,及时调整近视防控手段,尽可能防止孩子近视的发生,或者尽可能延后孩子发生近视的年龄,这是预防近视发生的很好的基础性工作。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,定期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。 二、保持正确用眼习惯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长时间近距离阅读、写字可能会损伤视力,导致近视的发生。小孩日常应注意端正坐姿,保持眼睛与书本合理的距离,一般眼睛离书本30厘米左右为宜。看书时间不能过长,要适当休息。同时,不能趴着、躺着、走路或者坐车时看书。 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用眼环境的光线需要充足,但也不能过强或过暗。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,过暗的光线则会使眼睛为了看清物体而过度调节,增加眼睛负担。孩子在学习时,应选择合适的灯具,保证光线均匀柔和。 三、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如今,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,小孩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。但看电视、电脑、手机的时间不可以过长,眼睛要离屏幕远一些。小孩看电子产品半个小时后,需要休息10分钟,以免用眼疲劳导致近视。6岁以下儿童尽可能避免使用电子产品,坚决杜绝用电子产品当“保姆”的现象,减少孩子近距离过度用眼时间。 如果孩子需要使用电子产品学习,家长要严格控制时间,并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。例如,可以规定孩子每次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20分钟,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。同时,选择屏幕较大、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,以减少眼睛的疲劳。 四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。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,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增长,从而防控近视。建议学前儿童每天进行3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,中小学生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。 户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,如散步、跑步、打球、爬山等。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公园、郊外等地方,让孩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,同时也能给眼睛减压。即使在室内,也可以打开窗户,让孩子眺望远处,放松眼睛。 五、定期检查视力定期检查视力是及时发现孩子视力问题的重要手段。建议每隔半年带孩子做一次视力检查。对于青少年来说,假性近视及时干预有恢复的可能。通过定期检查视力,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变化情况,一旦发现问题,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矫正和治疗。 除了视力检查,还可以定期测量眼轴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,帮助家长精确了解孩子远视储备的消耗情况。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视力检查,不要等到孩子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才去检查。 六、保证规律作息日常应保证小孩充足的睡眠时间,以利于眼睛的休息,减轻视疲劳,降低近视的发生率。孩子在睡眠过程中,眼睛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修复。一般来说,小学生每天应保证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,初中生每天应保证9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,高中生每天应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。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每天按时睡觉、起床,避免熬夜。同时,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、舒适的睡眠环境,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。 小孩近视防控需要家长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;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视力保护教育,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;社会要营造有利于孩子视力健康的环境。只有各方齐心协力,才能有效防控小孩近视,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。 声明:此篇为我的网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s://www.bjqmsgmengdaiwei.com/sys-nd/38.html
|